2017年7月3日上午,枝江市殡仪馆哀乐低沉,“棉花奶奶”李文英追悼会在这里举行。李文英生前亲人、同事以及来自枝江的近百名村民,赶来送她最后一程。
李文英于7月1日在枝江病逝,享年85岁。
李文英1957年从我校毕业后,一直在宜昌、枝江的农业战线工作。在岗30多年,她扎根农场,成功选育出棉花抗枯萎病新品种“鄂枝3号”。成果推广后,湖北8个县棉农受益,棉花年增收30%以上。
1990年退休后,李文英仍心系三农、情牵白棉。她先后运用多项棉花新科技助农增收,并尝试了33个棉花新品种和50多种新药、新肥,剔除了一批不适合的种子、农药、肥料,大大降低了农民种植棉花的风险。
据枝江市农业局统计,退休后,李文英累计下村超过2700天,助农增收上千万元,而她贴进去的车船费、试验辅助工工钱、扶困种子、肥料钱和资料费等不低于10万元,被人们亲切地誉为 “农民义工” “棉花奶奶”。
2011年6月,楚天都市报和我校新闻中心报道了“棉花奶奶”李文英服务“三农”感人事迹,当年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棉花奶奶”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李文英先后被省科技厅、省农业厅授予“全省科技服务标兵” “荆楚农技推广先锋”称号,荣获“湖北省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荣登2011年12月份“中国好人榜”。2012年6月,李文英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11年6月2日,学校新闻中心记者刘涛随校友办、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工作人员专程前往枝江市农业局看望慰问了“棉花奶奶”李文英,并在当天及6月8日李文英回母校作报告时对她进行了两次采访。
《“棉花奶奶”:勤读力耕精神的践行者》一文原载于2011年6月15日出版的《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报》。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新发布,谨以这篇文字寄托我们对这位老校友的缅怀与哀思。
“只要走得动路,我还要继续到农田为农民服务。对我这个学农的来讲,我真的离不开农民。” ——李文英
“棉花奶奶”:勤读力耕精神的践行者
看到李文英,你最先注意到的是她脸上的皱纹。她今年78岁,皮肤黝黑,满口的牙齿上下各缺了半边。每当她开怀大笑时,眼角就会拱出深深的鱼尾纹,像极了棉田中的沟壑。当她头顶草帽,身穿的确良格子衬衣和黑裤子,脚上一双沾满泥巴解放鞋站在你面前时,你会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位普通的农村老奶奶。
1957年从华中农学院毕业后,她长期在基层乡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一干就是54年。1990年退休后,她自愿指导农民21年,常年下乡指导160天左右,先后推广了33个棉花新品种和50多种新药、新肥,无偿为农民开展技术讲座百余场,帮助农民增收近千万元。这期间,她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和“全省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称号。
迁来汉口
李文英,1933年3月出生在江苏省靖江县一个富裕的职员家庭,父亲是江苏靖江人,母亲是江苏常州人。李文英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6岁那年,父亲到汉口市一家大公司当职员,将全家9口人搬到了汉口市南京路的泰安里居住。
到汉口后不久,父亲转行和别人合伙开匹头,经营绸布生意。李文英的父母为人谦和,懂得经营之道,将绸布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他们出身书香门第,重视子女教育,将自己7个子女都送去读书,而且全是汉口市最好的学校。
李文英到汉口后,转入汉口市第十九小学读书。抗战期间,全家逃难至汉阳,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在逃难途中被日本人的炸弹炸死,只剩下7口人。
抗战胜利后,李文英陆续在汉口市第一女子中学、汉口市私立懿训女中、武汉市第一女子中学读完了初中、高中。1949年,李文英在汉口市私立懿训女中加入了青年团。
解放后,李文英家的匹头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被政府赎买,父亲改到中南区土产公司武汉分公司蔬菜公司工作,母亲则在家中作家务。全家7口人的开支,全靠父亲每月50元的薪水维持。
1953年,正在读高三的李文英观看了苏联电影《米丘林》。这是一部讲述米丘林把北方的果树通过人工嫁接移植南方并获得成功的电影。年轻的李文英认为,这对人类的贡献太大了。
时值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农业还十分落后。李文英立志也要像米丘林那样培育农作物新品种,为新中国的农业做贡献。父亲疼爱女儿,建议她报考医学院,因为学农很辛苦。四个很要好的女同学也劝李文英报考医学院或师范学院,但李文英不改初衷,报考了刚刚组建不久的的华中农学院。
求学宝积庵
李文英的华中农学院毕业文凭
1953年秋,20岁的李文英考入位于武昌宝积庵的华中农学院,到农学系农学专业就读。
李文英回忆,当时的宝积庵校园狭小,办学条件简陋,一到晚上四处漆黑,但是老师们教学严谨,同学之间关系要好,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每天只知道单纯地读书。
在华中农学院的四年里,李文英除了学习植物学、动物学等30多门课程,还参加学院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实习,到农场插秧。课余,李文英还用“禾央”的笔名,在《华中农学院院刊》上发表了许多篇消息和通讯。
那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人人都憋着一股劲儿,要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添砖加瓦。
在《热爱集体热爱同志——看影片<同志的荣誉>后的感想》一文中,李文英写道:“我们应该学习卡瓦廖夫热爱集体的优秀品质,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人,与周围的同志们共同前进,为出色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学习任务,争取优秀的成绩而努力。”
这四年里的收获,除了专业知识,还有将和自己携手走过一生的另一半——同班同学、广州人郑荣棣。
“他学习蛮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后来又去华工读了大学,在数据精算上功底特别扎实。我的许多科研数据,都是他帮助算出来的。”谈到2005年去世的老伴儿,李文英的泪水在眼里直打转儿。
今年6月2日,学校工作人员前往枝江看望李文英,她将珍藏了50多年的毕业文凭拿出来给大家看。
那是一本几乎被翻烂了的毕业文凭,内页里满满当当地排满了各科成绩,还盖着华中农学院老院长许子威、农学系老系主任刘后利的印章。扉页黏贴的照片里,一个眉清目秀的姑娘,梳着两把麻花辫子,笑得灿烂。
扎根农村
2011年6月,李文英在枝江市董市镇洪治村为村民张贴农技材料
1957年4月,反右运动开始。李文英和郑荣棣的出身分别是“职员”和“商业资产阶级”,虽然不至于被打成右派,但也或多或少因为出身问题受到影响。
7月,李文英毕业了。她和爱人郑荣棣一道,被分配至宜昌地区农业局,从此远离大城市武汉。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这次分配,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3个月后,李文英调到宜昌农校,从此在宜昌农校教了7年书。1963年,郑荣棣调到枝江,在七星台从事农业机械工作。一年后,李文英调到枝江工作。
1972年,李文英调到百里洲棉花良种场,从事棉花良种培育工作。当时,农业局领导承诺,李文英只在良种场工作一年,然后就调回枝江。
然而,再次回到农业局,却是在14年后。
1978年,为了培育棉花良种,李文英丢下爱人和一双儿女,远赴海南岛。那里气候炎热,非常适合进行抗菌棉种的加代繁殖。动身的时候临近春节,别人都在赶回家过年。女儿郑棣英从武汉赶来,和父亲在一起过了个年。
1985年的一天,农业局老局长因癌症住院,他说在他在闭眼以前一定要完成一件事,那就是把李文英调回枝江。
那天,李文英在医院见到老局长。老局长泪流满面,说本来说好了只去一年,却让李文英在下面苦了14年。
李文英平静地说,这没什么。我们一家人聚少离多,我们都无怨无悔,这么多年,我们都没有跟组织上讨价还价过。党培养了我,要我到哪去,我就到哪去。一个人只要有理想,有信念,在哪都会有所作为,只要是块金子,在哪都会闪光。
分配到宜昌后,李文英和爱人不是没有机会调回武汉。就在毕业后不久,在武汉的亲戚为她联系了一份工资比较高工作,“从事商业”。李文英思前想后,还是没有动身,“怕丢了‘铁饭碗’”。
上世纪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有着一个共同的特质,将自己的专业视作“铁饭碗”,这和我们通常理解的“一份稳固的永远不会失业的工作”大为不同。为了拿一份比较高的工资而丢掉自己的专业,她不干。
从1977年开始,李文英通过10年艰辛努力,培育出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鄂技03”,在湖北省汉阳、应城等11个地区大面积示范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鄂技03”亩产皮棉142.26至209.34市斤,结铃性强,棉桃大,纤维品质好,深受农户迎;不仅能够避免病害损失,每亩还能增收皮棉50至60斤。
“看到农民们在我的指导下增收,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李文英在心中许下的“像米丘林那样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她说,这辈子亏欠最多的就是家庭。儿女们小时候,没有时间照顾他们,常常是一家四口人,四个地方,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学校读书。女儿生下来没时间照顾,就丢给在汉口的母亲带,6岁的女儿见到妈妈,开口喊出的却是“阿姨”。
1990年,57岁的李文英在被枝江市农业局返聘两年后才正式退休。退休时,家人希望她能回到武汉居住,安享晚年,但李文英拒绝了,“与乡亲们打了半辈子交道,几天不与他们在一起,心里就空荡荡的。”
李文英留在了枝江,免费为农民教授农业生产技术。
义务护棉
2011年6月,李文英在枝江查看棉花长势
6月2日午后,李文英和学校来看望她的工作人员吃完午饭后,仍旧惦记着地里的棉花秧。换上一双解放鞋,挎上一个布包,提上一顶草帽,她和学校工作人员乘坐学校的越野车到董市镇洪治村的棉田里查看秧苗。
天气旱,李文英却并不担心,因为地里种的棉花是抗旱品种;到地里看看,指导农民养护棉苗,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改不了。
退休21年来,每到6至9月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她清晨6点多就起床洗漱,半小时后,挎上布包就往车站赶。从家门口到枝江城区的汽车站得花1块钱,从汽车站到董市镇坐车需要2块钱,往返一趟就需要6块钱,一个月工资的十分之一就花在了车费上。
李文英下乡,从没在乡亲家里吃过一顿饭。随身的干粮是两瓶水,几个馒头,偶尔还有一包方便面。渴了就坐在地头喝口水,饿了就啃几口干巴巴的馒头和方便面。
在镇洪治村的棉田里,李文英遇到一位扛着锄头的农妇。她查看了苗情,询问了施肥情况,讲了一下抗旱保苗措施。在平时,要是在田边没遇上主人,主人家里又没人,她就根据田里的实际给主人留下纸条,清楚地写明注意事项。
在洪治村一个农户的外墙上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宣传栏里,张贴着两期《枝江植保》和一期《枝江农化》,宣传栏右下角的联系人处写着李文英的名字。有时,《枝江植保》的印数不够,她自己就贴钱复印了给农民送来。
为了让村民们抓住时机抗病抗虫,她还自掏腰包,编写农业病虫害情报,每个月打印出一到二期,每期两页纸,然后复印上千份,一一发放给村民。21年来,她一共发放了6万多张农业情报。
除了贴钱复印资料,李文英还帮困难农民从县城带种子,带农药,不收一分钱。
枝江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卫东给她粗略算了一笔账,21年来,退休工资只有1600多元的李文英,贴进去的车船费、试验辅助工工钱、扶困种子、肥料钱和资料费等,不低于10万元。
贫穷却富足
2011年6月,李文英在家中给记者看她保存的老照片
李文英在服务“三农”方面非常大方,但对自己却非常抠门。身上几件略好的衣服,是在武汉的几个妹妹送给她的。解放鞋、布挎包、大草帽,是她最常见的行头。
6月8号回母校作报告,学校请这位老校友吃午餐,面对桌上的清蒸武昌鱼和鸭子,李文英没动筷子,只挑青菜吃。多年来,为了节约开支服务农民,她养成了只吃素菜的习惯。
“只要内心富足,穿什么衣服、吃什么菜都一样;如果自己是个大草包,穿得再光鲜也没用。”
有人问李文英,退休后这么久,是什么支持你一路走下去吗,为“三农”服务?
李文英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在党旗前宣了誓的。我热爱我的专业,我要把我所学到的知识传给农民,帮农民增产、增收,提高科学水平,为农民搞点事实,是我的追求。
李文英住在枝江农业局大院里家属楼的一套两居室里。用她的话说,屋子“像乞丐住的一样”,但是书很多。这些书都是她和老伴多年来积攒下来的,是她的精神财富。
“我并不认为,住高楼大厦,开小汽车,享受好的物质生活,便是人的最高追求。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永远不要抛弃理想,不要放弃精神上的追求,否则,人生便只有空虚。”6月8日下午,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李文英如是说。
她一番质朴的话语赢得了在场师生长久而热烈的掌声。
棉花奶奶,一路好走!